数字中国新闻网讯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江西大余县河洞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痛点难点,将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凝心聚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持续攻坚,河洞村横坑组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精彩蝶变,以扎实行动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如今的横坑组,村容整洁,风光宜人。村组周边是温泉漂流的起点,漫步其间,既可饱览自然风光,又能感受浓郁乡村野趣。村头巷尾点缀着融入民俗元素的精美墙画,生动彰显了乡村的文化底蕴。
“以前我们组里乱堆乱放严重,路上鸡粪随处可见,下雨天更是坑洼泥泞,菜园边、水沟里垃圾成堆。”村民王衍辉的感慨,道出了整治前的真实状况。
为民办实事,是此次整治的核心。 河洞乡党委政府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民忧、纾民困的实际行动。干部们沉下身子,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倾听诉求,用心化解疑虑。面对初期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乡、村两级干部反复沟通,用真心和实干赢得支持。随着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务实举措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拆除低矮破旧房屋6处、设立垃圾分类亭2个、增设垃圾桶6个、修缮村组水渠2处、打通并硬化了1条多年未打通的环形通组道路。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今年端午回来,发现村里变化太大了!道路硬化了,环境特别干净整洁,感觉村民们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村民郑忠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正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河洞乡将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牢为民服务宗旨,在对标先进中查找不足,立足本乡实际,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向深入。重点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探索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不断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