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台项目位于生态科技新城,北至盐运路,南至胡家路,西至曙光路,东至韩万河西路。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3.06万㎡,总建筑面积约6.598万㎡,由高品质住宅、高端物业服务中心、商业配套构成。项目是扬州目前同体量中唯一纯大平层,户型分别为268平方米、398平方米、488平方米,共规划7栋11层至15层高端住宅。项目于2025年2月28日开工建设,分两期建设,首开区1、3、4、8#楼,二批次2、5、6、7#楼,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生态科技新城首个全系200㎡+大平层项目,3.4米层高+低容积+挑空空中露台,为扬州重构第四代生态住宅范式,更以硬核的智能化工地管理五大亮点,成为政企共绘"云上工地"典范,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邀月台项目作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重点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创新发展模式。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多次开展现场调研指导;区规建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易盛德集团作为重要实施主体,切实履行了资源整合、建设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成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纽带、展示新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通过"党建引领+政企联动"的工作机制,项目实现了建设效率与工程品质的双提升,为打造新时代精品工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天地人建设集团秉持"安全为基、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发展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转化为"隐患零容忍、质量全周期"的管理实践。集团以邀月台项目为载体,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培育新型产业工人、创新绿色施工技术,打造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一、安全当先、筑牢防线
项目以实现“零事故、零伤亡”为目标,通过体系化管控、智能化监测、全员化参与,构建"三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
1、系统化安全管控机制
领导责任机制:实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管理层带队开展周度安全巡查,隐患整改率达100%。
网格化管理:划分3个安全责任区,设置专职安全员+班组安全协管员,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
绩效激励机制:推行安全行为与薪酬挂钩制度,将安全行为与奖金挂钩,累计奖励合规操作人员86人次。
2、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
沉浸式教育:设立产业工人电教中心,进行入场前培训,模拟高空坠落、触电、火灾、急救等场景,培训覆盖每一位进场工人。
标准化班前教育:每日晨会“安全交底5分钟”,结合当日作业风险点进行针对性讲解警示。
特种作业持证管理:建立动态档案管理系统,持证上岗率保持100%。
3、科技赋能智慧安全管控
AI智能监控系统:使用现场5G高清摄像头结合AI识别算法,划定危险区域,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相应的语音和平台预警,并实时抓拍现场照片,实时推送预警。
安全检查创新:开发"随手拍"功能嵌入"得民用工网"APP,结合项目自检、企业检查、监督检查、移动巡检、智能识别、随手拍六种方式,配合AI摄像头+无人机集群巡检,形成闭环管理。
无人机定时巡检:每天2次高空巡查,快速识别外架、屋面等隐蔽区域隐患。
二、质量攻坚:打造精品工程
质量管理坚持"标准先行、过程严控、技术赋能",通过体系化管控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工程品质的持续提升。
1、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
"样板引路"制度:所有工序必须通过首件验收方可大面积施工。
材料追溯系统: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主要建材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过程精细管控:实行"举牌验收"制度,关键节点留存影像资料,组建专业实测实量小组,对主体结构实行分段式验收,最终做到全覆盖管控。
2、技术创新应用
BIM技术深化设计:运用BIM进行管线综合排布,减少设计冲突,实现复杂节点三维交底。
智能测量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实现施工精度控制在±3mm以内可视化交底:设置工艺样板展示区,覆盖所有关键工序。
质量追溯管理:实行质量责任铭牌制,关键部位标注责任人信息,建立"一户一档"质量档案,记录全过程施工数据。
“云监理”制度:客户参与监督,在施工区设置全过程监控,客户在手机端可实时查看,并定期举办"业主开放日",收集质量改进建议。
三、绿色施工:创建"智慧环保"标杆,数字化赋能扬尘治理
在邀月台项目中,我们坚持"绿色建造、文明施工"理念,通过系统化管理、智能化监控和常态化治理,打造了"花园式工地",实现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和谐统一。
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创新
标准化建设:编制《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统一各类设施规格尺寸,设置标准化集装箱式办公区。
网格化管理: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每日开展"文明施工巡查",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每月评比最优/最差区域。
人文关怀:现场设置休息室、茶水亭,应急医务站、充电站等设施,开展“端午安康”"夏送清凉"等活动,举办产业工人夜校等文化活动。
2、扬尘治理技术应用
智能监测系统:现场安装2台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显示PM2.5、PM10等7项指标,数据联网市监管平台,超标自动预警,配备无人机航拍监测,在现场设置智能冲洗平台,并安装智能识别高清摄像头和水流传感器,实时抓拍施工现场车辆冲洗过程,并收集关键信息,包括照片、视频、车辆信息、冲洗状态,对现场冲洗不规范,如:未冲洗、冲洗时间不足、车辆绕行等违规操作进行即时抓拍,现场语音提醒整改,洗车台配备自动识别系统,未清洗车辆禁止出场,且平台支持数据回查,有据可循。
立体化降尘措施:围挡顶部设置喷淋系统,主出入口设置高杆喷淋系统,塔吊大臂安装旋转式喷淋装置,覆盖半径50米,配置4台移动雾炮车2辆大型洒水车2辆小型洒水车,跟随作业面动态降尘,当PM2.5或PM10超标时,通过设备安装的无线数据传感器发射启停信号实现降尘设备自动启停。
绿色施工技术:采用预拌砂浆,减少现场搅拌扬尘。
裸土区域种植速生草籽,实现"生态绿化"。
3、扬尘重点环节专项管控
土方作业管理:土方开挖等易扬尘工序全面采用洒水、喷雾等湿法作业,实施"开挖-覆盖-硬化"流水作业,渣土车100%密闭运输,GPS实时监控。
材料堆放管理:设置标准化材料堆放区,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垃圾分类:现场设置垃圾全封闭垃圾分类池。
四、团队建设:产业工人转型,锻造新时代建筑铁军
“农民工不是负担,是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天地人集团与诸多著名科技院校校企合作,以“科技+军事化”管理模式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从"建筑铁军"到"智慧工匠"的蜕变,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领航者。
技能赋能:开设建筑产业工人学习班与"新天地生态班",培养了千余名拥有通过专业培训,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致力于提升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文化重塑:创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构建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一体化平台,让工人从“劳力者”变为“智造者”。
人机协同:集团聚焦“人机协同”理念,定向培养无人机飞手、机器人操作员等复合型技术人才,推动传统工人向智能建造专业人才转型,实现薪资提升与职业价值双赢。
五、智慧工地:“AI+物联网+机器人”科技驱动行业新范式
面对建筑行业智能化浪潮,率先构建以“AI+物联网+机器人”为核心,“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数字化的“智能建造生态体系”,深度融合AI、BIM、无人机及机器人技术,推动施工全流程数字化升级。
数据赋能:依托投入巨额资金自主研发的“得民用工网”大数据云平台(国家火炬项目、15项软著),实现人力资源精准调配与施工场景智能协同;
动态监测:引入“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高精度航拍建模、实时数据采集与AI分析,动态监测工程进度与安全风险,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智能建造:在施工现场部署“智能建造机器人集群”,涵盖混凝土浇筑、焊接、砌墙等高精度作业领域,以自动化工艺替代高危人力劳动,大幅缩短工期并降低误差率。
新时代建筑人的使命,就是要用科技创新浇筑放心工程!从钢筋水泥中淬炼匠心,于数字浪潮里勇立潮头。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从“传统建造”到“数字孪生”,天地人建设集团以“天地人和、构筑梦想,超越自我、追求无限”的企业宗旨,践行“每栋建筑都是绿色城市细胞”为理念,积极参与国家级智慧城市研讨重塑建筑业未来图景——用无人机智捕全局,以机器人精工协作,借AI与大数据模型预见全流程需求,构建人、机、数据互联的智慧建筑生态链,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担当。
未来,天地人集团将持续深化“智能装备+数据中台+产业互联”战略,从智慧工地到智慧城市,以科技之力推动建筑业从“人力密集型”向“AI密集型”跨越,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努力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绿色智慧城市建造商,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硬核力量!